蒙古国,这个位于中国北部的国家,其历史与中国的关系错综复杂。蒙古国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这个问题,涉及到多个历史时期和政治事件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历史过程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蒙古国的独立历程。

清朝时期的蒙古

在清朝时期,蒙古地区被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。内属蒙古直接由清朝中央政府管辖,而外藩蒙古则由当地的蒙古王公统治,但仍需向清朝称臣纳贡。这一时期的蒙古地区虽然在政治上与清朝有着紧密的联系,但并未完全成为中国的一部分。

辛亥革命与蒙古独立

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灭亡。在这一动荡时期,蒙古地区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1911年12月,外蒙古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八世宣布独立,成立了“大蒙古国”。这一独立宣言得到了沙俄的支持,但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。

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

1915年,北洋政府与沙俄签订了《中俄蒙协约》,规定外蒙古在北洋政府的宗主权下享有自治权。这一协约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地位,但并未完全解决蒙古问题。

苏联支持下的蒙古独立

1921年,苏联红军进入蒙古,支持蒙古人民革命党推翻了北洋政府的势力,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24年,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,并得到了苏联的承认。1945年,苏联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规定蒙古可以通过全民公决决定其独立地位。1946年,蒙古举行了全民公决,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蒙古人支持独立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蒙古
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1950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并正式承认了蒙古的独立地位。至此,蒙古国正式从中国分出去,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。

蒙古国百科网结论

蒙古国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这个问题,答案是1946年。在这一年,蒙古通过全民公决决定独立,并在1950年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承认。蒙古国的独立历程充满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,但最终,蒙古国成功地从中国分出去,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。

蒙古国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