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背景

外蒙古国,即现在的蒙古国,其历史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在古代,蒙古地区曾是中国的领土,尤其是在元朝时期,蒙古高原被纳入中国的版图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变迁,外蒙古逐渐从中国分离出去。

清朝时期的蒙古

在清朝时期,蒙古地区被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。内属蒙古包括内蒙古和外蒙古,而外藩蒙古则包括现在的蒙古国及其周边地区。清朝通过盟旗制度对蒙古地区进行管理,但这种管理方式并未完全消除蒙古地区的独立倾向。

辛亥革命与外蒙古的独立

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清朝灭亡。在这一动荡时期,外蒙古的贵族和喇嘛们趁机宣布独立,成立了“大蒙古国”。然而,这一独立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,中国政府也未予承认。

苏联的影响与外蒙古的正式独立

1921年,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,支持当地的革命力量,推翻了亲中国的政权,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。1924年,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,并得到了苏联的承认。然而,中国政府一直未承认外蒙古的独立。

直到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苏联与中国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其中规定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。1946年,中国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,外蒙古从此正式从中国分离出去。

蒙古国百科网结论

外蒙古国从中国分离出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,涉及政治、军事、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。从清朝时期的盟旗制度到辛亥革命后的独立运动,再到苏联的支持和最终的国际承认,外蒙古的独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。如今,蒙古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,其历史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,但也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。

外蒙古国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